2005-12-15

【KONG YEE SAI MAU!!!】香港這個「購物天堂」是建基在貧困國家的農民和工人的血與汗之上

圖片來源:http://gomediaction.net/webbs/view.php?board=gomediaction-5&id=76

反WTO其實立場很多樣,一般主流媒體報導的都是針對花俏或衝突的場面,至於場面後支撐的想法、理念、訴求、議題,常常付之闕如。不過隨著獨立媒體的出現,主流媒體的淺薄(港媒東方日報嘲諷許多人根本只是來行使反對權利而根本不知道反對什麼,台灣的中央社也在提到韓國農民衝撞時遭到胡椒劑噴灑的同時,嘲弄的寫「香港警方以柔性的胡椒噴霧對付示威的南韓農民,有趣的是這批農民日前還到街坊買辣椒下飯。」)暴露的越發明顯。因此很多檢討、回看這些主流媒體的表現的文章出來。

今天我透過獨立媒體的學習,有以下幾個,算是幫助我一方面補充以往對WTO抗爭歷程的了解,另一方面也認識更多WTO的惡果。

首先是法國牛 vs. 非洲農民的問題,頭一天遊行就看到報導上面講有些個骨瘦如柴的人像,可是誰解釋了那些人像的意思呢?電子媒體沒有,主流報導提到的也少,但是後續我慢慢得知,這是要抗議法國牛的補助遠超過非洲農民的收入,而這個補助使得非洲成了法國農產品傾銷的市場,更打壞了非洲農產市場,讓農民生計惡化。有人比喻這是蝴蝶效應,遠在非洲的農民與法國的牛放在天秤上,孰輕孰重。這就很清楚的解釋了補貼問題,歐洲國家不願意放棄補貼,卻要人家降低關稅,至於他們現在會議中提出來的發展套案,是要用援助來解決這個不公平現象,可是馬上有人攻擊,說這是分化未開發與開發中國家,也說這是變相補貼另類傾銷,讓富國農產品有處去。實際上我在想,農民應該會覺得我們能種能耕,為什麼要你援助呢?這跟台北廢娼邏輯一樣,你不要做這個工,我給你補貼救助,真是馬裡個鬼,明明是你奪我工作,搶我飯碗,還來補助救援,淘卡拍企。

其次是我終於知道原來演「革命前夕摩托車日記」的演員Gael Garcia Bernal,他實際上到了香港,跟黃耀明以及非洲歌手Angelique Kidjo一同為樂施會遞交抗議不公平貿易的簽名,也難怪世貿開幕的反WTO遊行有Bernal的訪問片段。

第三,透過報導以及搜尋,稍微認識了Jose Bove,這個法國農民聯盟的組織工作者,同時也是個
農夫,養羊種田的農夫。他幹過開拖拉機把人家的田搗毀的事情,原因是那是種基因作物的田,而這個部份在法國可是相當爭議的問題。另外他也跑去砸過麥當勞,關於吃漢堡與農夫以及自然資源的對立,請參考〈WTO的漢堡包環境破壞學〉。

另外我還發現一些非常有創意的行動,一個是收集聲音行動,由藝術家程展緯發起,請大家打一個號碼,把示威現場的聲音錄下來,也鼓勵大家旁白註解。另一個是裸身抗議行動,用身體表達意見對於保守的香港社會還是個大衝擊,所以這位小姐一個人就引來好多位差佬“保護他免受涼”。

至於我發現幾封非常感人的反WTO組織的信函,在這裡一併轉錄,讓更多人有機會看到。一個是韓國農民寫給香港市民的〈韓國農民致香港市民書〉。裡面提到
自從世貿於1995年成立,韓國農民的人口下降了一半,總體農民的負債上升了四倍,而韓國農民的平均年齡高達六十歲。
韓國農業已面臨崩潰。這猶如將農業及農民的傳統生活判處死刑。

這些描述何嘗不是《無米樂》、《石頭夢》裡面讓我們看到的景況。拜天敬神的老農,不忍心讓子女兒孫繼續務農的老人家。為什麼讓農村變成這樣呢?

另外是香港獨立媒體發起的一封感謝各國赴港反WTO組織的〈致國際友人的感謝信〉,裡面開頭就說:
感謝您們遠道而來與我們分享您們的生命經歷,讓我們意識到香港這個「購物天堂」是建基在貧困國家的農民和工人的血與汗之上。

我想在現場的大家透過各種語言、表情、聲調、動作,交換的感想與支持,一定是非常的豐富與動人,雖然我不是在現場的,可是看了幾處的報導,我覺得很高興台灣很多人去,一同去參加這些行動。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