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反世貿示威行動中遭到毆打、逮捕的王芳萍,昨天晚上返回台灣,並隨即在桃園機場召開簡短記者會,講述他在港遭遇,並出示他遭逮捕期間扣上的手環以及身上傷痕。據報導他在香港登機前,已經與幾位被釋放的韓國婦女一起開記者會,控訴港警在示威期間惡意毆打以及逮捕期間的不人道的對待。
芳萍在性別運動的圈子裡,被大家認識並熟知是因為他是日日春協會的秘書長,是性工作運動的重要人物。很多性別議題的場合也都會看見他或出席發言,或旁聽學習。這次他與工委會組成的團體一起前往香港參與反WTO行動,除了聲援遭到WTO迫害的其他弱勢人民之外,更重要的是想要發出【跨國性工作者反對WTO】(Sexworkers Say No To WTO)、【WTO害死性工作者】(WTO Kills Sexworkers)的聲音。這個訴求展開了性別運動與反WTO的交涉,其中很多複雜脈絡需要更多努力與關切來釐清與討論。
其實這次在香港反WTO行動早在世貿會議開始前,已經陸續展開很多預備工作,各界組織都推動社區、組織討論與思考,想想WTO在生活與生存中的影響:
* 香港的無國界醫生組織
* 社會福利私營化交流會
* 「世貿面面觀」工作坊
* 「GATS與公退私進」研討會–公營服務從業員與使用者何去何從?
* 「點止翻版咁簡單!」-TRIPS與民生工作坊
* 「樂施動力」青年培訓計劃
* 世貿民間行動策略工作坊
* 「民間如何回應世貿與全球化」座談會
* 「世貿關我乜事?」—社區認識全球化與世貿影響教育日
* 世貿受害者, 一個都不能多燭光紀念晚會
* 捍衛公營服務大遊行
* 「亞洲農民之聲」- 區域交流研討會
* 香港社會運動電影節
* 「你食咗乜?—全球化下的食品安全」工作坊
* 「小鏡頭大世界—全球化在香港」攝影展
* 新媒體與社會改革會議及工作坊
* 貧窮營2005--這是誰的全球化?
* “女工與世貿何干?”研討會
以上活動多半是我在香港獨立媒體的網站看來的。這些活動針對不同的團體、社群、組織、關懷面向,啟發與促進大家思考自身與WTO的關連。在眾多活動中,「性別在世界貿易組織」論壇,讓我大感驚喜。因為到底WTO跟性別關懷的關連,正是我覺得十分缺乏,也急於想了解的。此外,全球聯陣上也透過〈兩個婦女團體如何回應世貿會議〉的文章,採訪整理了香港性別運動組織對於WTO的觀點。這樣七拼八湊讓我覺得,性別運動在WTO的脈絡下,發言與累積真的需要努力,需要更多人來加入發問、發想、發現,WTO到底帶給性別弱勢者的衝擊是什麼?以及在同樣對弱勢者的認同與同情之外,看見性別運動可以怎樣在這一支反抗不義的大軍當中,找到參與的位置。
這次反世貿活動期間,包含了12月17日(正是這天下午開始了所謂示威者與港警的肢體衝突),這一天正是香港妓權組織紫藤推動響應的【世界反對暴力對待性工作者日】(International day to end violence against sex workers),在這個議題上,提供了性別運動者很好的參與投入位置,並且應該由此開始思考,WTO造成人民處境惡化並且同時更加深弱勢者的艱難立場。(世界日報、蕃薯藤)性的弱勢者常常會在世道艱難下更因為性身分而遭到攻擊、苛待,整個環境的緊縮、層層打擊下來,頭一個遭難的常常會是性怪胎,被排擠、被攻擊、被怪罪、被放逐,我想體驗過性邊緣位置的主體,對於不公不義是會有感應的、有同理的。
台灣本地性別議題該如何深化與反WTO議題對話的內涵?不光是因為芳萍是我們在性別運動上,一路同在的戰友,看他挨打、我們相挺,而能夠有更多的論理立場、戰鬥論述出來。
反世貿期間有一個【北京+10遇上世貿+10】的討論會,相關報導參見。報導指出當參與的各團體紛紛陳述世貿帶給婦女諸多影響時,與會者──曾參與北京大會的人──表示對這樣的影響感到痛心,我覺得這個痛心其實是點出,婦女處境要改善是無法外在於社會脈絡,必須對左右社會的機制有更多關切、觀察,並且思考連結鬥陣的方案,否則提出的論述與願景,常常會架構在一廂情願的想像上。
---
全球聯陣還另外有兩篇來自學運、基督徒,他們對世貿的回應
《基督徒關注全球化聯席》對世貿的回應
學聯社運資源中心對世貿的回應 (學聯社的空間非常有趣,可以去網站上看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