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2-22

【KONG YEE SAI MAU!!!】台灣花了多少力氣去搞懂WTO?


圖片來源:gomediaction幽默照片,照片的檔案名是WTO2046

正當營救同伴的火熱之際,一個問題也隨之而來【到底為什麼這麼多人、力要花在這個WTO身上?】問這種ABC問題,並不能算可恥,要說真有問題,那應該是台灣當局到底花多少力氣去面對公眾意見?這個前提當然是要公眾有接近這個議題的相關基礎知識與了解,如此才有可能在討論與協商中,產生所謂公眾意見。不過很可惜的是,台灣沒有這樣的預備,以致於很多人必須從ABC開始問。(這種知識認知步驟當然也是可批評的,因為對小農來講他們不必透過這種知識步驟,從他們的農穫價格與收入,他們就清楚知道WTO的奧祕。)

世貿如何組成?怎麼決策?影響所及範圍?相關監督機構?這種種問題誰能回答?誰又該回答?目前台灣官方資料可上國貿局WTO入口網站找找,上面提及這次香港宣言對台灣的影響,內容寫得抽象、簡略,相關專有名詞也沒有做連結以便尋找說明。至於裡面其他密密麻麻的項目,對於一般非經貿專業研究者而言,到底能從上面的資料取得多少了解,顯然是個問號。不過上面倒是出現了台灣入世宣導短片的頁面,這似乎代表了台灣政府施政宣導的思考邏輯,想要推廣什麼就拍拍短片。(近期頗熱門的是常常在電影正片之前的網路分級短片

其實加入世貿帶來衝擊,可能是已經廣泛被理解的觀念,但是衝擊是怎麼造成的?哪些政策改變了?受影響的是誰?影響有多深、多重?目前透過台灣國貿局上可以找到〈「我國加入WTO對經濟之影響及因應對策」政策說明〉,這份文件是為了落實經發會決議而來的政策說明。以香港回合最受矚目的農業來講,該文件裡面關於農業部份提到的就是稻作面積調減。所謂調減對農民來講,意味著失業,甚至是無所依靠。至於農田休耕的人力,上述文件提到的是輔導轉業。(現在農民轉業輔導的狀況,大家了解嗎?)

至於官方之外,在蕃薯藤上可以找到簡單的WTO專題(裡面關於因應對策的部份都連結失效了,不過倒是藉此找到了聯合12中時東森幾大報在當年加入WTO所製作的專題),以及貿易發展委員會的WTO相關議題(比較起來這邊的資料比國貿局還清楚,只不過是對企業而言,因為裡面還教導企業如何向政府獻計。可是怎麼沒有教導農民、工人向政府獻計的研究呢?)還有另一處是中華經濟研究院的台灣WTO中心,這個組織資源豐富,還有WTO圖書館,裡面有些資料都寫著可以外借。例如以農業為查詢關鍵字,可以找到e世代創新農業:加入WTO農業因應對策,或許下次應該去借借看,了解一下農委會拍了什麼來因應休耕。(地圖

在圖書館的相關連結裡面,可以發現WTO農業研究中心,這是農委會計畫補助的網站,不過顯然又是給學者專家看,要不就是得寄望夠實力的農民組織來破解裡面的資料。

兜了一圈發現幾個台灣方面的網站,成功的把WTO資料做得更複雜。可是關於WTO對一般民眾的影響,卻介紹的十分不足。遠遜於民間監察世貿聯盟所設計的多項公眾教育活動,或是聯陣的為什麼抗議WTO專題

另外同樣是華文的WTO網站,還可以參考的是
WTO中文網
WTO與法治論壇
早報網的WTO專題
WTO信息查詢系統
香港電台世貿會議

----
今日的發現:
目前仍遭羈押的十四位示威人士中有一位日本籍的民間記者,昨日為救援他以及其他遭到不當逮捕的十四位示威者的聲援行動中,出現了很有趣的聲援組織,這些組織的主體是所謂的野宿者(NOJIREN),也就是我們俗稱的流浪漢或是街友,他們組織的歷程以及時間已經相當長久,這可能跟日本經濟起落造成失業以及家庭崩解有些關係。只是看到這一連串聲援名單,讓我真是對於反WTO聯盟可能的連結範圍感到驚喜。

另外推薦這個精靈之屋

沒有留言: